top of page

冠心病知多點!

圖片 1.png

      心臟是一個肌肉發達的器官,  心的每一下摶動可以把含氧氣和養分的血液運送到全身。 此外,心臟是由心臟動脈提供心臟所需的血液及營養。 若果心臟動脈有一小部份被阻塞,很容易便會引致心臟病。 近年,冠心病已經成為香港人的第二號殺手,根據衛生署在2019年的統計, 本港有3409名男性死於心臟病,其中67%死於冠心病,患者更有年輕化的趨勢。在各類心臟病中,冠心病的死亡率遠高於其他心臟病。

       冠心病主要成因是心臟動脈阻塞,是指心臟動脈中脂肪膽固醇積聚,當脂肪膽固醇增厚時,血管的直徑會逐漸收窄。 若果情況加劇,血管內有機會形成凝成血塊並阻塞血管,甚至令血管硬化,阻礙血液流通,心肌可因為缺氧而壞死。

年齡:

心血管及血管彈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因此長者患冠心病的風險比年輕人的要高。

性別:

男性患冠心病的風險高於女性。

 

遺傳:

患有家族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更高。

 

高血壓 (上壓長期處於140mmHg以上,下壓長期處於90mmHg以上) :

長期高血壓會增加心臟及動脈血管的負擔,加速動脈阻塞,容易導致冠心病。

 

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 ( 126mg/dl )) :

身體長期高血糖會併發心血管病變並最後導致冠心病的發生。

 

高血脂(血液中流通之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於正常值(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酯<150mg/dl))

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會積聚在血管內,引致動脈硬化,使血管變窄並減少血液流量,導致冠心病。

肥胖 (BMI>25) :

肥胖容易導致高血脂、高血壓甚致糖尿病等問題,繼而引發冠心病。

吸煙:

吸煙會引致因脂肪在體內的積聚的血管閉塞並且減慢血液循環,繼而引發冠心病。

 

壓力:

壓力大、緊張的生活會剌激交感神經,心率及血壓上升,亦容易導致冠心病。

 

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容易造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問題,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繼而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增加。


 

常見症狀

 

心絞痛 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狀,大多數患者會出現胸口痛,胸口閉翳或者胸口有壓迫感,但在休息數分鐘後便會減退。症狀多數會在做運動或情緒激動、心跳加快的時候出現。

除心絞痛外,還有容易氣促、心悸、暈眩、臉色蒼白、流汗、嘔心、嘔吐及消化不良。約10%的患者處於無徵狀的狀況,體格檢查時很少有異常發現。當冠心病發展到非常嚴重時才會出現問題,即是有機會會在毫無訊號或預兆的情況下突然病發甚至死亡,因此我們不應忽視患上冠心病的可能性以及其危險。

心絞痛時的處理方法

出現心絞痛時,患者應坐下休息,按醫生囑咐服用舌下含片NTG ( 每5分鐘一顆,如果沒有緩解,最多連續含服三顆 )。如果疼痛仍未緩解,應立即尋求協助。

診斷方法

 

心臟科醫生一般用靜態心電圖超聲波作初步心臟檢查

心電圖:

通過監測患者的心律變化來診斷。如心絞痛患者的靜態心電圖正常,或有需要進一步進行運動心電圖。運動心電圖需要患者於跑步機上跑步,跑步同時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及症狀,以確定患者的心臟功能。

負荷心臟超聲波:

先透過運動或藥物使心臟處於負荷狀態,透過超聲波即時獲得病人的心臟結構影像,評估其心臟結構及功能,判斷患者的冠狀動脈是否有閉塞。

還可以透過以下診斷方法作深入檢查:

核子醫學檢查(單光斷層掃描/正電子斷層掃描):

注射放射性藥物的同時透過運動或藥物對心臟施加壓力,再用機器掃描及觀察心肌對於藥物的吸收是否減少,判斷血管是否有阻塞。

磁力共振掃描:

原理與核子醫學檢查相同,但不涉及輻射。

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

透過機器掃描配合用顯影劑,觀察冠狀動脈血管收窄的程度,確認血管阻塞及凝塊積聚。

心導管及冠狀動脈造影:

​透過X光透視影像的監察,把心導管從手腕或右腹股溝插入動脈中,使它沿動脈到達心臟的冠狀動脈,透過心導管將少量的顯影劑注入需要檢的冠狀動脈並同時進行拍攝X光影像,檢查冠動脈阻塞的程度。

冠心病的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的主要功能是減少心臟耗氧量,令心跳減慢,降低血壓或擴張冠狀動脈。經常使用亞士匹靈、其他抗血小板藥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酵素抑制劑 (ACEI)、鈣離子拮抗劑和降膽固醇等藥物。

球囊冠狀動脈成形術:

球囊動脈成形術-俗稱「通波仔」,將一根微細的導管從患者的手腕或大腿內側動脈放置到阻塞的心臟血管,放出小球並充氣,撐開血管,然後植入支架以防止復發。植入後,支架永久保留在動脈血管中,無需移除,常被用作首選治療方法。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又稱為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利用腿部靜脈或內乳動脈代替原先血管,接駁成橋樑,使血液繞過阻塞冠狀動脈,通過替代血管流向缺血的心肌。

 

冠心病的預防及控制

 

  1. 控制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戒煙、戒酒、避免肥胖。

  2.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均衡飲食:多蔬果、低膽固醇、低鹽(每天攝取不超過2克鈉)、低糖(糖攝取量應少於總能量攝

     入的10%,相當於50克)、低脂(脂肪攝取量應少於總能量攝入的30%),亦應避免反式脂肪,       高纖維;

     控制理想體重。

     保持規律的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 

     保持愉快的心情,減少生活壓力,避免情緒過度激動。

  3. 遵照醫囑按時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病情有否惡化。

cute-elderly-senior-age-couple-icon_76775-250_edited.png
741cigarette_100764_edited.png
electrocardiography-icon-vector-15280000_edited.png
png-transparent-computer-icons-magnetic-resonance-imaging-radiology-computed-tomography-me
png-transparent-angioplast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coronary-artery-disease-int
png-transparent-angioplast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coronary-artery-disease-int
png-transparent-angioplast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coronary-artery-disease-int
863646.png
2906573.png
2548446_edited.png
3781996.png

完成互動影片,測試一下對冠心病的認識

​請協助我們完成問卷 謝謝 :)

© 2022 by VTC student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